以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空調系統為核心的冷暖的舒適的環境才是真正的保障了顧客的舒適的體驗。如春節、國慶、元旦等大型節假日商場的客流都十分擁擠,商場的內部熱負荷也隨之迅速上升。傳統空調系統往往在人群密集后才開始調高制冷功率,導致室內溫度驟升,體感悶熱;而人流散去后又因系統響應滯后,造成室內過冷。不僅讓消費者在體驗上都感到“過時”了,還造成了不小的能源浪費,從而成為商業體的運營中一大痛點。
響應滯后,調控被動:大多數的商業綜合體都脫離了對實時的人流的動態感知,只能依靠人工的設定或固定的時間策略,常常將調控的動作都“慢半拍”。
能耗高企,節能乏力:面對夏季的“雙峰”高負荷時期,許多商業用電的空調都長期高負荷的運行,造成了較大的電力浪費同時也增加了較大的運營成本。
區域差異大,舒適度不均:于各個區域的氣溫舒適度的差別較大,同一調度方案難以滿足各個區域的個性化的需求,也就容易出現“有的區域太冷,有的區域太熱”的情況。
但根源卻在于傳統的空調系統的“預判性調控”能力的匱乏,尤其是與人流的預測、能耗的分析等系統的聯動的智能中樞的缺失。
憑借物聯網、大數據的深度融合和人工智能的智慧推動,萬林科技的空調集中管理控制系統已初步構建起一套具有“預判能力”的智能調控體系。
基于對商場的客流監控、節假日的排班、各類的營銷活動等的大數據的挖掘與AI的精準預測,我們就能對未來2-4小時的的人流的變化趨勢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從而對空調的運行策略提前做出相應的調整。
借助對不同區域的(如餐飲區的門票收繳、中庭的廣告放映、影院的投影等)的精細的管理,使得我們的商場的管理工作更趨完善。實時對溫濕度、CO?的濃度等各項指標的動態監測與人流的密度的相互關聯手段,動態的調整送風的量和溫度的設定,既能實現區域的溫度控制,又能避免了以往的“一刀切”等單一的、簡單的調節方式,真正的實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
在空調的集中管理控制系統的精準支撐,運營的工作人員就能以最直接的形式對能耗的分布、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態等都有了最直觀的把控,并通過系統自動優化冷熱源調度,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實現節能改造目標。
某大型購物中心接入空調的集中管理控制后,在節假日的高峰期就可將空調的溫度的波動控制在±0.5℃以內,能夠保證顧客的舒適度都明顯的得到提高。同時系統通過預判調控減少無效運行,年節能率達到23%,有效降低了空調系統的運營成本。
商業綜合體的逐步智慧化之際,空調的管理已從單純的設備的正常運行、節能的簡單的控制等簡單的功能上升到了為顧客的體驗、為企業的運營效率、為可持續的發展提供關鍵的支撐。萬林科技空調集中管理控制系統不僅能“預判性”地對人流高峰時的溫度波動做出及時的調控,且對各個空調的節能改造的潛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AI和IoT的深入融合同時,我們的這套系統也將不斷的在商業的空氣管理上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智能、更大的綠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