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全球能源的日趨緊張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企業的節能改造不僅僅能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也將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但企業管理者往往將節能改造僅僅等同于“少花點錢”,卻忽略了它的更大的“收益”——即可顯著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創造新的生態文明的生產方式等。通過優化能源使用效率來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還能為員工帶來更好的工作環境、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碳減排目標。本文將帶你重點探討一下中央空調節能改造這一關鍵領域,揭示其如何成為工廠生產力提升的"隱形推手"。
但傳統的中央空調系統卻常常僵硬地固守著自己不變的固定運行的模式,難以根據實際的用人需求靈活地對其進行相應的調節和優化。通過安裝智能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對空調設備的精準控制。例如某工廠制造生產線精細的智能調控,如以物聯的智能溫控系統的應用將對人員的密度、設備的發熱量、環境的溫濕度等多個方面的參數都能實時的監測將對送風量和溫度等都能實現自動的調節,從而提高工作環境的舒適度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借助對這一區域的改造不僅能將空調的能耗降低28%,還能使工作的環境更加舒適。
老舊空調設備能效比低,耗電量巨大。通過將傳統的高功率變頻設備替換為高效的變頻設備,不僅能一定降低能耗,而且還能將變頻設備的壽命延長。就以某電子廠為例子,他們將使用了10年的定頻冷水機組更換為磁懸浮變頻冷水機組,配合高效風機盤管,整體空調系統能效比從3.0提升至6.2。雖然初期投入的成本相對較高,但通過節省的電費,18個月就收回了改造成本。更穩定的溫控環境還可以使產品不良率下降了0.3個百分點。
許多的工廠空調系統都在制冷的過程中產生大量廢熱,而這些熱量通常被直接排放到環境當中去。我們通過余熱回收的技術,可以把這些"廢熱"都轉化為有用能源。像某個食品加工廠在中央空調系統中加裝了熱回收裝置之后,將制冷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用于預熱生產用水,每年節省蒸汽費用120萬元,同時也減少了冷卻塔的負荷,使空調系統運行更加穩定。
節能改造項目通常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這對許多企業構成財務壓力。解決方案包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投資風險,企業從節省的能源費用中分期支付;申請政府節能補貼和綠色信貸;分階段實施改造,優先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
市場上節能技術種類繁多,企業難以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技術。建議企業:聘請專業能源審計機構進行全面診斷;參考同行業成功案例;選擇有成功實施經驗的供應商;要求供應商提供詳細的投資回報分析。
新的系統可能需要員工改變工作習慣,可能產生抵觸情緒。有效的解決方案包括:在改造前充分溝通改造目的和預期效益;組織系統操作培訓;設置過渡期和反饋機制;將節能指標納入部門績效考核。
借助對中央空調的高效的節能改造不僅可以直接地降低了工廠的能耗的消耗,還可以通過對工作的環境的改善,對設備的穩定性等方面的不斷的提高,從而間接地對生產力都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智能控制、高效設備和余熱回收三大策略已被眾多企業驗證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雖然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投資、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挑戰,但通過合理的規劃和專業的實施,這些障礙都可以被克服。如今,針對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來說,節能改造不再是簡單的可選項,而更是走向競爭的必由之路,也正是企業的碳減排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