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的不斷發展同時,新風系統已逐漸成為保障室內空氣的重要設施,但其相對較高的能耗問題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從國家的相關標準來看,室內場所的新風量都應達到每人不少于30m3/h的基本的通風需求才能基本滿足人們生活和工作正常的通風需求。然而,新風系統的耗電量與新風機所提供的新風量密切相關,如何在保證空氣質量的同時實現節能,成為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探討新風量與節能的平衡之道,為管理者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
通過對新風系統的排風中所蘊含的能量充分回收和充分利用,就可對新進空氣的溫度作出較好的調節,從而達到節能目的,為新風系統節能提供了關鍵技術手段?,F代新風系統采用全熱交換器,可以回收排出室內空氣70%-80%的冷量(或熱量)來預處理新風。例如,當室外溫度為35℃時,通過熱交換器可先將新風降至28℃再進入空調內機處理,大大減輕壓縮機的工作壓力。據測算,配備熱交換模塊的高效新風系統可將整體能耗降低30%-50%。
憑借對室內外的環境變化的精準把握,智能控制系統就能將新風的量調的十分合理,從而實現了對能耗的最大程度的節能。通過AI節能關鍵技術,通過實時監測用戶使用習慣和環境數據,智能預測并優化運行模式,相比傳統空調能耗降低40%。新風系統還可與空調、地暖等設備聯動,在冷暖氣啟動時自動調整工作模式,避免能源浪費。
優質的長效濾網不僅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還能減少頻繁更換濾網的成本。定期對濾網的灰塵、雜質的清理不僅能保證空氣的暢通,還能有效地減少風機的負荷從而節省電力消耗。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仔細檢查并清潔濾網,尤其是在灰塵較多的季節。
而新風系統的安裝質量就直接決定了其能效表現出來的優劣。將主機的安裝位置盡量安排在吊頂上,并盡可能地將其放置在風道的近端,從而大大地減少了對外部環境的阻力。管道安裝要求橫平豎直,水平度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管材內壁需保持清潔無雜物。進風口應位于窗臺下方等易于操作的位置,排風口則宜安裝在坐便器上方或門框上方。
不同季節應選擇不同的運行模式以實現最佳節能效果:
春秋季節?:選擇旁通模式,讓室外空氣不經過熱交換元件,直接通過濾網凈化后引入室內
夏季?:使用熱交換模式,室外空氣先達到與室內相近的溫度再進入,避免影響空調效果
冬季?:同樣使用熱交換模式,回收室內熱量預熱新風,減少暖氣負荷
惡劣天氣?:切換至內循環模式,保護濾網壽命
隨著新風系統的逐漸老化,其能效也將隨之逐漸下降,因此對其的定期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常常要將機器的濾網給清理一遍,才能讓室內的空氣才更新鮮的流通起來。同時,檢查管道密封性,防止漏風導致能量損失。主機接線盒下方應預留檢修口,便于日后的維護和檢修工作。
唯有從技術選配、設備合理的安裝和對設備科學的運營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找到新風量最大化和能耗最小化的最佳平衡點。以熱交換技術、智能控制系統為核心的節能模式,不僅能進一步提升能效的利用率,而且通過科學的安裝、合理的調節,更能提高系統長期的高效運行水平。管理者應根據建筑特點和使用需求,選擇合適的新風設備節能方案,通過節能新風安裝和科學的新風設備調整,在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實現顯著節能。隨著技術的進步,新風系統正朝著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發展,為建筑節能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