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建筑節能要求不斷提高,中央空調末端改造就成為提升系統能效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然而改造后水質管理的問題就常常被人忽視了,它的不良不僅會使得管道的長期使用中都常常出現結垢、腐蝕等一系列的嚴重的問題,對系統的長期的運行效率和使用的壽命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據統計,換熱管每增加1mm水垢,制冷量將降低20-40%,能耗增加15-30%。因此,科學的水質管理對于保障中央空調系統穩定運行、降低維護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將重點探討中央空調末端改造后,如何防止管道結垢和腐蝕的維護方法,并結合萬林科技的實踐經驗提出解決方案。
對中央空調末端的系統化的水質的科學的管理手段,確保改造后的系統長期的穩定高效的運行:
系統清洗階段?:改造后的系統首先要通過對全系統徹底的清洗(包括冷凍水系統清洗及冷卻水系統清洗等)才能真正地上線運行。采用SD-87殺菌滅藻劑進行16-24小時循環殺菌,隨后使用SD-81清洗劑去除浮銹和油污,最后通過SD-82預膜液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
水質監測體系?:建立定期水質檢測制度,每月檢測pH值、硬度、溶解氧等關鍵指標。建議將循環水硬度控制在100-200mg/L(以碳酸鈣計),pH值維持在7.5-8.5之間,溶解氧含量低于0.5mg/L。
化學藥劑投加方案?:根據系統運行情況,科學投加緩蝕劑、阻垢劑和殺菌劑。采用復合緩蝕劑配方,在碳鋼管道內壁形成保護膜,同時使用有機膦酸鹽類阻垢劑抑制鈣鎂離子析出。
針對中央空調系統常見的結垢問題,采用多技術協同的解決方案:
電磁水處理技術?:通過改變水分子的結構特性,使其不易形成水垢。該技術無需添加化學藥劑,環保且操作簡便,特別適合對水質要求不嚴苛的小型系統。
智能阻垢系統?:在冷卻水系統中安裝自動加藥裝置,根據水質檢測數據實時調整阻垢劑投加量。智能系統可節省藥劑用量20%以上,同時確保阻垢效果。
定期化學清洗?:每半年對換熱器進行化學清洗,采用酸溶液溶解剝離水垢,堿溶液中和殘留,最后用清水沖洗。嚴格控制溶液比例和循環時間,防止設備腐蝕。
管道腐蝕是中央空調系統的另一大隱患,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預膜處理技術?:系統投運前進行預膜處理,在潔凈的金屬表面形成致密均勻的鈍化保護膜。預膜劑能在24小時內完成成膜過程,顯著降低運行期腐蝕速率。
陰極保護技術?:在大型水系統中采用犧牲陽極法,通過鋅合金陽極的優先腐蝕保護碳鋼管道。該技術可使管道壽命延長3-5年。
水質參數優化?嚴格控制循環水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建議將pH值控制在8-10范圍內,溶解氧低于0.5mg/L,從源頭上抑制腐蝕發生。
通過多個改造項目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后期維護方案:
季度維護計劃?:每季度清洗過濾網和冷凝器翅片,檢查凝露水排水管是否暢通。使用高壓水槍清洗冷卻塔盤和填料,去除灰塵和青苔。
年度深度保養?:每年停用季節對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制冷劑壓力測試、電氣系統檢測和水系統排空。北方地區冬季需排空冷凍水,防止管道凍裂。
智能監控系統?:安裝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實時傳輸數據至管理平臺。當水質參數異常時自動報警,并給出處理建議,實現預防性維護。
中央空調末端改造后的水質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維護全流程把控。實踐所證明的那樣,只有通過對水質的科學的管理、對設備先進的防結垢防腐蝕的技術把握以及對設備的后期規范維護,我們才能有效的將設備使用壽命延長30%以上的同時也能降低了15-25%的能耗。對于管理者而言,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建立專業維護團隊?:培養具備水質管理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進行技能培訓。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詳細的水質檢測、藥劑投加和設備清洗操作規程,確保執行到位。
采用智能技術?:積極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水質管理的精準度和效率。
重視改造后評估?:定期對改造效果進行評估,及時調整管理策略,確保系統長期高效運行。
采用對末端的這一系列的改造手段,不僅能真正的實現了節能降耗、延長設備的壽命,而且為企業創造了更為可持續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