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寫字樓最后加班的員工也關了燈。走廊里,空調依然呼呼地吹著冷風,服務器機房依然被低溫包圍……這些看似平常的景象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浪費。萬林科技的智能控制系統,正是為解決這種“無人值守”下的能耗痛點而生,尤其精通在夜間低負荷時段做“精打細算”的好管家。
一、別讓空調在黑夜“空轉”
寫字樓在夜晚和凌晨,人員活動銳減,設備發熱降低,真正需要降溫的空間非常有限——可能只剩零星加班的區域、必須恒溫的數據機房或設備間。然而,傳統空調系統往往按照預設的固定時段或固定溫度運行,導致大量能源被消耗在空空蕩蕩的辦公區、走廊、茶水間等地方。這種“過度服務”在夜間尤為普遍,造成的電力白白浪費觸目驚心。
二、萬林智控:精準識別“睡眠時間”
我們的方案首先解決的,是讓空調系統真正“感知”到辦公樓何時進入低負荷狀態:
(1)時段自動切換: 系統內置工作日、節假日等不同時間表,無需人工干預,就能在預設的夜間時段(例如晚10點至次日早6點)自動切換到“夜間節能模式”。
(2)場景智能聯動: 與樓宇的照明、門禁或人員感應系統聯動。當樓層大面積關燈、出入口刷卡記錄長時間為零時,系統自動判斷該區域實際無人,向空調發出區域節能指令。
三、夜間節能三板斧:溫度、風量、新風
識別出夜間模式后,萬林智控系統會圍繞空調運行的核心參數,進行精細化的自動調整:
1.溫度設定“松弛有度”:
(1)無人區“放心”升溫: 對于明確無人的辦公區、會議室、公共區域,系統會自動、適度地調高制冷設定溫度(如調高2-4°C),或允許制熱溫度適度下降。這直接減少了壓縮機或加熱器的啟動頻率和工作時長,效果顯著。
(2)關鍵區“精準”維持: 對于需要保障的機房、設備間或仍有人的加班區,系統則會嚴格維持其設定的安全或舒適溫度范圍,不影響核心功能。
2.風量“按需調節”:
(1)在不犧牲關鍵區域需求的前提下,系統會智能降低空調機組的總送風量。
(2)同時,減少運行的風機數量或降低風機轉速。風機是空調系統中的能耗大戶,降低其運行強度帶來的節能回報可觀。
3.新風“聰明呼吸”:
(1)夜間新風最小化: 在深夜至凌晨,室外空氣質量通常較好,且人員稀少甚至無人時,系統會自動最小化新風引入量。
(2)按需引入新風: 結合室內空氣質量傳感器(如CO2濃度),只在必要時(如探測到某個區域有人活動且空氣質量下降)才引入適量新風。大大減少了制冷/加熱室外新風所需耗費的能量。
四、遠程監控與智能預判
夜間并非完全“脫管”。萬林智控系統提供云端遠程監控平臺:
(1)物業管理人員或值班人員可通過手機或電腦,實時查看空調系統的夜間運行狀態、能耗數據及各區域溫濕度情況。
(2)系統具備智能分析能力,能根據歷史運行數據和當前室外天氣條件,預判夜間空調負荷需求,輔助優化調整策略,讓節能更精準、更高效。
(3)一旦系統監測到異常能耗或設備故障,會立即發出警報,便于夜間值班人員快速響應處理,避免更大的損失。
萬林科技的這套寫字樓夜間空調智控方案,沒有復雜的操作界面,也沒有生硬的技術術語堆砌。它就是一位無聲的“節能管家”,在萬籟俱寂的后半夜,默默地調整著空調系統的“呼吸”與“心跳”,讓每一度電都用在刀刃上。積少成多,省下的不僅是真金白銀的電費賬單,更是我們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份誠意。讓科技的力量,在每一個沉睡的夜晚,為綠色未來悄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