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的日益緊張和環保的逐漸被人所提起之際,建筑的能耗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的熱點之一。據統計,大型公共建筑的通風空調系統的能耗就占到了40-60%,其中就因系統的效率低下所導致的能耗的浪費就占了20-30%。將空調集中管理控制系統與中央空調節能改造技術巧妙的結合起來,就為建筑節能提供了一個更為先進、更為可行創新性解決方案。這種結合不僅能夠顯著降低能耗成本,還能提升室內環境舒適度,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空調集中管理控制系統是一種利用中央控制設備,通過網絡或總線連接多臺空調設備,實現統一調度、管理和監控的系統。其主要功能包括:
遠程監控?:實時查看各空調終端的運行狀態,包括溫度、濕度、能耗等關鍵指標
智能調度?:根據室內環境需求與室外天氣變化,自動調整空調工作模式,實現節能與舒適度的最佳平衡
數據分析?:對歷史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識別能耗高峰與低效時段,為節能策略提供數據支持
故障預警?:通過監測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態,提前發現潛在故障,減少停機時間與維修成本
中央空調節能改造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提升系統能效:
變頻技術應用?:改變水泵、風機的轉速就可改變其功率,將供電頻率由50Hz降為40Hz時,軸功率可降至0.512P50(P為電機軸功率)
循環水泵節能?:通過變頻改造實現變流量運行,在50%負荷工況下,水泵功耗可從原22kW降至9kW
冷卻塔優化?:采用變頻技術消除設計余量,提高冷卻效率
智能控制系統?:部署物聯網監測終端,實時采集關鍵參數,實現基于天氣預報的預冷策略和設備群控優化
在實際應用中,兩種技術的結合產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應:
在蘇州工業園區某科技公司?通過構建集成的制冷機房節能控制平臺,實現對冷水機組、冷卻塔、水泵等關鍵設備的實時監控與智能調度,每年節省電量約50萬千瓦時(kWh),直接轉化為年度電費節省約40萬元人民幣
商業綜合體和學校的應用中,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環境溫度、濕度、人員密度等數據,結合歷史運行習慣,自動生成最優運行方案,實測電費下降20%以上
設備老化問題?:持續運行超過15年的通風空調設備超期服役,故障頻發,噪音投訴增多
控制邏輯落后?:原系統采用定流量運行模式,水泵持續滿負荷運轉,在部分負荷時段造成能源浪費
水力失衡?:管網存在局部阻力過大現象,某些末端換熱效率僅為設計值的65%
缺乏智能調控?:無法根據實際人流量、室外溫濕度動態調整運行參數
設備更新換代?:
采用磁懸浮變頻離心機組替換原有螺桿機,IPLV值從4.5提升至7.8
將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均更換為高效節能變頻水泵
控制系統升級?:
加裝壓力無關型動態平衡閥,配合變頻器實現變流量運行
部署物聯網監測終端,實時采集32個關鍵參數,實現智能調控
系統優化?:
通過BIM建模重新核算管網阻力,更換局部管徑過小的管段,將系統阻力損失從35kPa降至22kPa
清洗全部末端換熱器,換熱效率恢復至92%以上
管理策略改進?:
實施精細化的節能控制策略,如根據室內外溫差、濕度及室內空氣狀況等動態因素,自動調節空調系統的工作模式
采用夜間低溫預冷、室外新風調節等策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通過將空調集中管理控制系統與中央空調節能改造技術巧妙的結合,就為建筑節能提供一個相對比較全面而高效的解決方案。其可節能20%-60%,不僅大大降低了系統的運營成本,且可提高室內的環境舒適度和系統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