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舊檔案館加裝能耗監測系統時,網絡帶寬往往成為瓶頸。持續上傳大量原始數據不僅速度慢,還可能產生高額流量費用。萬林科技通過邊緣計算技術,在數據產生源頭進行預處理,顯著降低云端傳輸負擔。
1. 本地數據過濾篩選
1.1 關鍵數據選擇性上傳: 邊緣設備部署在監測點位附近(如配電間、機房),內置規則引擎。僅當數據符合預設條件(如超出安全閾值、發生突變)時,才向云端傳輸。例如恒溫恒濕庫房溫度穩定期間,每分鐘波動數據僅在本地記錄。
1.2 無效數據本地剔除: 邊緣設備基于預設邏輯(如數值范圍校驗、突變率分析)自動識別并丟棄明顯錯誤或無效的傳感器讀數,避免其占用網絡資源。
2. 本地數據聚合計算
2.1 時間粒度壓縮: 邊緣設備按設定周期匯總原始高頻數據,計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累計值。原本需傳輸的數百條原始記錄,壓縮為單條匯總結果上傳。
2.2 能耗指標本地生成: 需復雜計算的指標,由邊緣設備完成運算,僅將最終計算結果上傳云端,而非傳輸全部原始采樣點。
3. 事件驅動傳輸機制
3.1 異常事件即時上報: 邊緣設備持續分析本地數據流,僅當檢測到預設告警事件(如濕度超標、能耗突增)時,才主動向云端發送告警信息及關聯數據快照。
3.2 本地化閾值判斷: 所有異常判斷邏輯(如是否超過設定閾值)均在邊緣設備本地執行,云端僅接收確認后的有效告警,減少試探性數據傳輸。
有效降低帶寬占用,提升數據傳輸效率
萬林科技應用的邊緣計算策略,通過在檔案館監測現場完成數據過濾、聚合和事件判斷,大幅減少需上傳云端的數據量。這種方法直接緩解了網絡帶寬壓力,降低了通信成本,同時確保關鍵能耗信息與異常狀態能及時送達云端管理平臺,實現高效可靠的遠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