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作為保存了大量的重要歷史文獻和珍貴的檔案資料寶貴場所,其所能維持的環境溫濕度的穩定性就直接關系到檔案長期的保存質量和完好度。根據國家標準,檔案館長期保存的溫濕度標準要求嚴格:溫度需穩定控制在14-24℃,日波動幅度≤±2℃;相對濕度需控制在45%~60%RH,日波動幅度≤±5%RH。然而,正是為了滿足這些極高的舒適性和清潔性的標準,傳統的中央空調系統也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較高的能耗問題。萬林科技的中央空調節能改造,不僅能在確保檔案保存環境達標的前提下實現明顯的能源節約,而且也為檔案館管理者提供了兼顧檔案的安全與運營的成本可行的解決方案。
解決檔案館高大空間內冷熱不均問題的核心在于"讓冷/熱風精準送達目標區域"。萬林科技通過以下技術實現空間內溫濕度場的均勻覆蓋:
分層分區送風技術?:采用下送上回主導方式,在檔案架底部(距地0.5-1m)布置條縫型送風口,冷風以低速貼地水平擴散;在庫房頂部(距頂0.5m)安裝旋流風口輔助調節垂直溫差
水平分區控制?:將庫房劃分為多個溫控區,每個區域獨立配置電動風閥與溫濕度傳感器,實現"按需送風"
導流裝置優化?:在空調出風口加裝可調角度導流板,強制氣流沿檔案架方向輸送,減少橫向擴散損失
萬林科技構建了高精度環境調控系統,確保參數恒定:
三維空間布點監測?:在庫房頂部、中部、底部垂直安裝溫濕度傳感器,水平間距≤5m,形成網格化監測矩陣
AI算法動態調控?:通過機器學習分析歷史數據,預測負荷變化并提前調整設備運行狀態
設備聯動響應?:當溫濕度超出閾值時,系統在10秒內觸發預警并自動啟動調控設備

以滿足檔案長期保存的溫濕度的基本標準為前提,通過對中央空調的技術,實現了較大的能源效率的提升。萬林科技的解決方案表明,通過重構氣流組織體系、部署智能控制系統和應用核心節能技術,檔案館可以在保障檔案安全的同時,顯著降低運營成本。實踐案例證明,這類改造項目通常能實現30%以上的綜合節能率,投資回收期合理,為管理者提供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選擇。在“雙碳”目標的不斷推進背景下,公共機構的綠色轉型也將以檔案館的節能改造為重要的著力方向。